hjzx

古老高原吹響脫貧攻堅號角——記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社扶貧工作 2019-10-24 00:00:00   了解更多
0

? ? 遠處群山連綿,山上草場茂盛;公路蜿蜒,轉過山包消失在群山之間……望著窗外的景色,昂毛先感慨良多。她告訴記者,那里曾經是她放牧的地方,記錄著她生活的艱辛。 “夏天天亮得早,5點起床開始放牧;冬天積雪沒過腿肚子,也要頂著寒風出去照看羊群。年年月月,祖祖輩輩呀!”昂毛先的家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蓋多瑪鄉,回憶起原來那些年放牧生活的風餐露宿,她唏噓不已。依靠當地人社部門的精準幫扶、技能培訓,如今,她經營著一家藏餐館,日子過得溫暖富足。 近年來,在甘南州發生這樣變化的家庭很多。甘南州人社部門在脫貧攻堅戰中,與時間賽跑、與貧困對決,通過建設扶貧車間、開展技能培訓、組織勞務輸轉、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幫助貧困農牧民通過多種渠道走上脫貧致富路。 扶貧車間,崗位送到家門口 在前往夏河縣的路上,記者看到一片廠房,這里是夏河縣達瓦央宗有機肥料加工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廠區,也是當地人社部門認定的扶貧車間。 “在這里上班每個月工資3600元,待遇好,離家近?!必暠2抛屪≡陔x新廠區不遠的上灘村,不久前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母親30年前做了直腸癌手術,這些年都是我在家照顧她。她術后需要常年服藥,每年光藥費就要花4000元左右?!必暠2抛尭嬖V記者,自己以前在毛紡廠、水泥廠都打過工,但由于顧里就顧不了外,都干不長。沒有穩定工作就沒有穩定的日子,貢保才讓一家度日艱難。 “今年年初,縣里認定這個扶貧車間,村干部就推薦我來上班?!必暠2抛屨f,有了穩定的工作,又能照顧家,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敖衲晟w了新房,還買了手扶拖拉機,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扶貧車間”就近就業的特點,滿足了相當一部分人“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讓很多貧困戶就地脫貧。 李主草曼是卓尼縣達子多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身患小兒麻痹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把她牢牢“拴”在了家里,一家人靠低保勉強度日。 2018年年初,卓尼縣人社局工作人員找到李主草曼,一同來的,還有扶貧車間“德琴巧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絨地草。在他們的動員下,李主草曼進入扶貧車間工作。 “我學會了縫紉和刺繡,既可以在車間干活,也可以拿回家干,掙錢顧家兩不誤,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毖巯?,李主草曼在政府幫扶下蓋的新房正在裝修,對未來的生活,她臉上洋溢著希望。被吸納到“德琴巧手”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有16人,藏族鄉親們用一雙雙巧手,繡出精美的藏飾,繡出一條致富新路。 “企業+車間+貧困戶”“企業+訂單+貧困戶”,甘南州扶貧車間靈活的生產模式,讓不少像李主草曼這樣的貧困戶走上了追求小康生活之路。甘南州還結合本地民俗特色和產業基礎,扶持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和民族手工工藝等企業,用來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商貿物流、營銷服務等方式支持扶貧車間發展。甘南州人社局副局長閆克華介紹說:“我們引導本地企業不斷拓展細化生產流程,推廣集中生產與家庭分散加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參與扶貧車間建設。不少適合分散加工、用工形式靈活的中小型企業在政策引導下來到村里辦起了扶貧車間?!?在甘南州,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脫貧的故事有很多…… 臨潭縣的西正開農業發展合作社,與全縣數千名農戶簽了種植高原夏菜的訂單,公司發放種子、肥料、地膜等,并承諾保底價;農戶用土地入股,提供勞動力,每戶年均收入達到五六千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按超出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高原夏菜。業仁村全村46戶貧困戶中,有35戶靠種植高原夏菜脫了貧。 合作市的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甘南州7縣1市3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了訂單,公司免費發放大黃、紅景天等中藥材的種苗,并教會他們種植技術。到年底,農戶不僅可賣出藥材,還能獲得勞務、土地、資金等分紅,平均每戶年收入達4500元。 截至目前,甘南州共建成扶貧車間141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629人,貧困戶平均月收入達到2400元左右。 一技傍身,靠內生動力脫貧致富 “嘩啦”“嘩啦”“嘩啦”……在合作市崗諾爾烹飪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院子里,擺著三口炒菜鍋,每口裝著小半鍋鐵砂,近30名學員排成3隊,依次上前練習顛勺,看木考就是其中之一。 “家里沒有牛羊,孩子又小,一家四口就靠老公外出打零工過日子?!奔易‖斍h秀瑪行政村的看木考今年39歲,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 “現在政府為貧困戶提供無息貸款,我一直琢磨著用這筆錢在家開個小飯店?!笨茨究颊f,開店做飯要會廚藝,這與平時在家做飯完全是兩回事,“以前做飯自己能吃就行,哪有什么章法,調料隨便放,火候跟著感覺走。想去專門學一學,又掏不起學費”。 今年9月初,看木考經人社部門推薦來到合作市參加免費烹飪培訓。 “老師教得很細很全,課程非常實用?!睆脑缟?點起床,到晚上10點就寢,看木考參加培訓的每一天都收獲滿滿?!袄蠋熃痰亩加玫蒙?。不管創業還是就業,都有了底氣?!?“授人以漁”,催生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看木考的體會很有代表性。 在甘南州,人社部門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從根本上提高農牧民就業本領,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的治本之策。 “根據貧困戶的意愿,我們提供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技能培訓?!备誓现萑松缇謩趧蘸吐毥瓶崎L沈林平介紹,貧困戶有了技能傍身,才會有具體的脫貧志向選擇。 臨潭縣職業技術中學、舟曲縣職業學校、卓尼縣職業技術學校、迭部縣職業技術學?!蛄制浇榻B,在甘南州,人社部門建立了一套以州培訓機構為主體、縣市職業技術學校為依托、民辦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就業技能培訓體系。只要你愿意學一技之長,就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截至2018年年底,全州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169期,完成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174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0116人。 勞務輸轉,既開眼界又增收 甘南州地廣人稀,經濟較為落后,就業機會也較少,到發達地區打工,仍是不少家庭脫貧的主要手段。 宋淑霞是臨潭縣人,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生活很是艱難。2016年,她被介紹到廣東務工,先后在手機廠、高爾夫球工廠工作?!俺鰜泶蚬ひ院?,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也有錢供孩子讀大學了?!彼f。 臨潭縣人社局副局長巴吾介紹,臨潭縣一直將勞務輸轉作為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有力措施來抓,已和3家省內外社會勞務公司合作開展勞務輸出。 該縣人社局及時向務工人員推送企業用工信息,組織有意愿的勞動力到天津、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務工;勞務公司也及時將務工人員花名冊和就業情況提供給該縣人社局。這樣的合作方式,有效提升了勞務輸轉的組織力度和對接精準度。 周繼俊創辦的廣州銘將勞務派遣有限公司,是與臨潭縣人社局合作最緊密的一家。 46歲的周繼俊是臨潭縣人,早年依靠外出務工擺脫了貧困?;氐郊亦l他發現,鄉親們雖然渴望脫貧致富,但苦于缺乏渠道和信息,無法離開家鄉外出打工。2015年,他成立勞務派遣公司,為發達地區的企業和甘南的老鄉牽線搭橋,如今更是與臨潭縣人社局開展有組織勞務輸轉合作。 “以前我出來做生意,雖然富裕了,但總感覺為家鄉做得不夠。如今我幫助老鄉們就業,比以前活得更充實、更快樂!”周繼俊說。 目前,每年約有400位甘南老鄉經周繼俊介紹,到東南沿海地區的手機、家電、汽配企業務工,平均月收入達4000元左右,他們中大多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 今年以來,臨潭縣共輸轉富余勞動力4.5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2071人,創造勞務收入達7億元。 “我自己是藏族人,深知農牧民就業門路少的難處。我最大的愿望是讓我們甘南人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我會努力做好勞務輸轉工作,帶動更多鄉親脫貧致富!”巴吾說。 托底安置,公益崗位兜住大民生 “丈夫患病喪失勞動能力,孩子年幼,我也有慢性病,做不了重活,頂多算半個勞力,想自己找份穩定工作實在太難了?!边@是家住夏河縣??奇偟慕n立卡貧困戶卓瑪草吉一家的窘況。因病致貧,曾讓這個家失去活力。 轉機出現在2018年。當地人社部門工作人員找到卓瑪草吉,推薦她走上公益性崗位,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只此一項,卓瑪草吉一家每年增收8000元。 鄉村道路維護員、保潔員、綠化員、生態管護員……在甘南州,人社部門通過開發鄉村公共服務的公益性崗位,幫助一大批和卓瑪草吉情況類似的建檔立卡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近穩定就業。不要小看這些工作崗位,它給一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鄉村公益性崗位姓“公”,因涉及眾多家庭切身利益,當地人社部門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進行分配。 “在選聘人員時,我們按鄉村公益性崗位設置的原則、數量、程序、條件和崗位類別,精準選聘。其中,比對縣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系統和低保系統是一個重要環節?!备誓现菹嚓P負責人介紹,符合條件的人員一旦與鄉鎮政府簽訂聘用協議后上崗工作,崗位補貼即按月足額發放?!拔覀冞€組織崗前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崗位所需基本技能,熟悉崗位工作標準,做到選聘符合條件,達到上崗要求?!?甘南州各縣市還因地制宜,對此類崗位制定了相關考核管理辦法,對所有聘用人員實行動態臺賬管理。截至2018年年底,甘南州共開發3305個鄉村公益性崗位,有成員從事公益性崗位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陸文?趙為?郭祎?蘇文)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電話:010-56189416

北京華建英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16045333號-1 電話:010-56189416 郵箱:huajian@hjychr.com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20號樂成中心A座19層

中日韩激情无码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