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zx

貴州三穗:精準服務搬遷群眾就業 2019-08-27 00:00:00   了解更多
0

去年以來,貴州省三穗縣針對搬遷群眾在就業市場處于弱勢、就業技能短缺、就業渠道不寬等情況,推出精準管理、精準培訓、精準服務的“三個精準”工作法,寫好搬遷群眾有業可就、有活可干、穩定增收的精準就業“文章”。 精準管理明工作底數 該縣摸清搬遷群眾基本情況目標,依托武筆、彩虹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由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牽頭,組織社區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樓棟長、網格員,按月逐樓逐戶開展網格化摸底,掌握搬遷群眾基本信息、就業意愿、培訓需求。 同時,設計研發“易地扶貧搬遷網格化管理大數據平臺”,依托平臺建立搬遷勞動力資源數據庫,采取按月更新、動態管理、聯動研判等方式,組織社區便民服務大廳,按月對摸排掌握的4110戶17455名搬遷群眾信息、變動情況進行更新錄入,并與招工企業、培訓機構共同研判,菜單式謀劃搬遷群眾就業崗位、技能培訓課程。 “將搬遷群眾全覆蓋納入平臺管理,家庭情況、勞動力水平、培訓意愿等信息一目了然,既實現工作底數‘一網清’,又達到了‘移民就業所需’‘院校培訓所能’‘企業用工所需’無縫銜接的目的?!痹摽h就業局局長崔小麗介紹。 情況清、底數明、信息準,網格化管理大數據平臺,讓搬遷群眾精準就業的底氣更足。 精準培訓強上崗技能 為了讓搬遷群眾掌握一門上崗就業技能,該縣人社局按照市場需求和群眾需求、短期就業和長遠生計相結合的原則,根據網格化管理大數據平臺反饋信息,按需設課,開設電工、家政、育嬰師、廚師等25類技能培訓課程。并按需擇師,從職業院校和企業精選200名講師和技術骨干,以聘任制方式納入搬遷群眾培訓講師庫進行統一管理,并制定技能培訓指導細則,明確每期培訓講師名單、招收學員數量、課堂培訓形式、培訓補貼金額等內容。 同時,為提升搬遷群眾培訓效果,該縣還秉持“企業需要什么、搬遷群眾缺什么、就培訓什么”的原則,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采取搬遷群眾“點單”、社區“接單”、就業局“下單”、講師“領單”的訂單模式,把培訓課堂搬進社區、職業院校、生產車間、產業基地、群眾家里,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149期6029人次,實現搬遷群眾戶戶參與、戶戶有上崗就業技能。 “這種訂單培訓太方便了,都是根據我們的短板來授課,而且授課老師水平也高,都能夠學到一技之長?!眳⒓油昕p紉機電車培訓,成為產業園區五福手套廠職工的搬遷貧困戶李功杰格外開心。 課程科學、講師優質,課堂成效好,群眾收獲多。訂單式精準培訓模式,補齊了搬遷群眾精準就業的內生動能短板,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精準服務送就業崗位 同李功杰一樣,彩虹社區搬遷群眾金元秀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也會在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牽線搭橋下,成為五福手套廠職工,月工資3100元。 為解決受困于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穩定就業的搬遷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難題,該縣出臺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群眾就業創業扶持方案,組織移民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根據網格化管理大數據平臺反饋信息和搬遷群眾技能專長,深入縣內外招工企業、生產車間、產業基地,按需挖掘開發了縣內外就業崗位32940個。 同時,該縣還推行“社區+樓棟+網格+志愿者”的四級網格化運行模式,組建2支社區服務隊伍、6支黨員志愿服務隊、6支志愿者服務團,同搬遷群眾結成一對一、一幫多幫扶對子,逐戶開展送培訓、送政策、送崗位等活動300場次,讓3946戶有勞動力搬遷戶足不出戶就能選擇心儀就業崗位,戶均增收達3萬元以上。 打工不用去遠方,掙錢就在家門口。一套精準服務組合拳,讓搬遷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既開對了“藥方子”,又扶到了“心坎里”。(羅周)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電話:010-56189416

北京華建英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 京ICP備16045333號-1 電話:010-56189416 郵箱:huajian@hjychr.com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20號樂成中心A座19層

中日韩激情无码一级毛片